Thursday, October 23, 2014

我國參與國際智慧電網組織之策略研析

智慧電網的推動,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及額外的經濟成長,為許多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政策。目前各國皆積極參與國際智慧電網相關組織與活動,以增加該領域之話語權。在此針對國際上具代表性的智慧電網組織逐一介紹,最後提出建議,供我國未來切入之契機作參考。

Saturday, September 06, 2014

美國需量反應用戶合約探討其商業模式研究

根據美國能源部,需量反應定義為用戶為反應電力價格改變,或電力公司於電力交易價格較高或電力系統可靠度受威脅時引導降低用戶電力使用之獎勵回饋機制,利用用戶側資源改變其電力消費模式。美國於需量反應已實施多年,且有相當的成功經驗。美國需量反應共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以誘因為基礎,另外一種則以電價為基礎。美國電力市場中各家電力機構皆推出同類型的需量反應方案,但因各別區域電力市場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各別機構之方案皆有少許不同,用電戶則可從中選取最適合的方案。本文針對美國電力公司或獨立調度中心所實施以誘因為基礎的直接負載控制需量反應方案以及緊急型需量反應方案,以代表性電力機構需量反應案例為基礎,分析其設計元素、方案類型、營運模式、合約組成結構等,並與國內相對應方案進行比較,最後提出建議供相關單位參考。

Wednesday, June 18, 2014

國內外中大型綠能船舶發展趨勢介紹

有鑑於各國對環境污染問題愈表關注,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將海運業所造成之空氣污染量視為重要課題,期望透過排放管制及標準制定減少對環境及氣候衝擊,同時,面對現在新船產業低價競爭態勢及國際 能源價格高漲之趨勢,先進國家的造船公司開始著力發展能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及提高運轉效率之綠能船舶,以期可掌握未來綠能船舶市場的商機。在上述種種因素的驅動之下,綠能船舶概念無論在技術發展、推動政策、規範制度方面於國際間已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

綠能船舶主要指在船舶的設計、製造、營運、報廢拆解的全壽命周期中,透過採用先進技術,經濟地滿足用户功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並節省資源和能源消耗,减少或消除環境污染的船舶1。隨著國外綠能船舶產業蓬勃發展及全球節能減碳意識高漲下,國內綠能船舶產業聚落與供應鏈也開始逐漸成型,並朝向高附加價值船舶目標邁進。本文將透過中大型綠能船舶發展現況、未來市場潛力及相關法規配套措施等面向,探討中大型綠能船舶國際發展趨勢,並輔以LNG 動力船舶之推動實例之介紹,深入檢視我國綠能船舶產業現有投入能量與市場需求情形,瞭解我國在技術及政策方面所需補強之處,提供策略規劃與技術發展參考。

Saturday, March 15, 2014

我國低碳能源科技人才培育課題分析與策略建議

能源議題是全球共同的課題,多數國家都採取審慎嚴肅地面對未來可能的影響與衝擊。行政院近年來啟動「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及「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積極推動我國具有良好基礎及躍升能量的綠色能源產業。然而,台灣高科技產業人才發展在「供給面」與「經營面」均面臨極大挑戰。在「需求面」方面,人才供需嚴重失衡,大學以上學歷失業率從二.六七%逐年上升到五.二六%,屢創歷史新高。根據主計處對2013年前半年失業調查結果顯示,大學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為5.14%,比高中職程度者、國中及以下程度者的失業率4.10%、3.60%、都來的高。接受高等教育,無法增進就業機會。高學歷高失業率意味著,人才培育沒有考慮國家發展和產業需求,供需嚴重失衡。在「經營面」方面,台灣每年移出許多白領階級,台灣已成高階人力的「淨輸出國」。國內產業急需提升,然而面對人才失衡產生許多問題,全面檢討人才培育、延攬的供需缺口,並從教育、法規、環境與產業通盤檢討,擬訂對策有其必要性。本文首先闡述我國能源科技與產業推動策略及國內現有能源科技人才培育計畫,分析我國低碳能源科技人才培育在產業面、系統整合、人才養成、課程與研究方向四大層面課題,進而配合國內低碳能源科技產業化進程,針對國內已產業化之低碳能源科技領域配合產業發展趨勢進行科技人才需求趨勢與類型之分析,最後提出 (1)推動低碳能源科技人才培育平台,縮小學校教育與產業實務面落差(2)規劃廠商實務專題講座,加強學生於在校期間和產業界的互動與認識(3)建立低碳能源科技人才追蹤機制,衡量培育結果等我國低碳能源科技人才培育具體作法建議。

台灣民眾對碳捕獲與封存技術認知度探討

碳捕獲與封存技術是對抗氣候變遷、組成最小成本溫室氣體減量方案的必要手段。台灣擁有豐富的二氧化碳封存地質潛能,推動碳捕獲與封存技術有助於達成國家減碳目標、穩定能源供應、發展新興能源展業,為打造產業低碳發展環境、邁向永續低碳社會過程中之必要選項。參酌國外碳捕獲與封存計畫與國內許多重大工程推行經驗,民眾接受度對大型計畫是否能順利進行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民眾對碳捕獲與封存技術的認知與支持度因技術本身風險特性有其敏感性,國際情勢轉變、能源科技發展突破、能源與溫室氣體減量政策調整,乃至社會事件與政治活動等都有可能影響民眾對碳捕獲與封存技術的認知與支持度。為瞭解台灣一般民眾對碳捕獲與封存接受度,本研究對台灣地區進行抽樣電話訪問之全面調查,並於台灣北部、中部舉辦民眾小型座談會,深入瞭解台灣民眾對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感受、對環保能源科技與各種資訊來源的信賴度、對碳捕獲與封存技術的關切課題,最後綜整提出提升台灣民眾對碳捕獲與封存接受度的建議。

Sunday, March 09, 2014

電動車營運模式探討與展望

電動車已全面市場化,然而在推廣上尚存在部分車輛、能源、使用者習慣整合性課題,國際間多以電動車推廣示範方式探索最適電動車營運模式,目前採行模式主要可分為「會員制充電服務」、「會員制電動車租賃」、「車電分離、電池租賃」等。本文藉由分析國內外電動車營運模式案例及電動車輛發展趨勢,探討電動車營運模式與未來展望。